
10月24日,广东省人民医院与荔湾区多宝街道共同举行党建共建暨AED捐赠仪式,并同步开展设备操作现场培训。此次活动标志着“党建引领生命守护”行动正式开启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广东省人民医院(广东省医学科学院)党委书记周琳参加指导;省人民医院心研所党总支书记、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、心儿科主任王树水,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、罗征祥心血管基金项目负责人范瑞新,省人民医院心研所心外重症监护科、省人民医院心研所心内科等专家以及荔湾区副区长叶辉、荔湾区卫健局局长冯坚参加活动。

约50名基层工作人员及商户、物业管理人员代表参加培训。此次党建共建深度融合,通过医疗资源下沉社区,筑起一道守护生命的坚实屏障,为永庆坊每年超两千万游客提供了最快捷的一道紧急救援保障。
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研所启用广东省慈善总会罗征祥心血管基金,向多宝街道捐赠首批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,既是“党建引领、资源下沉、服务民生”的生动实践,更是守护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。该批设备将根据人口密度、交通枢纽、公共活动区域等要素进行科学布点,建立覆盖重点区域的应急救护网络。医院专家团队同步开展设备操作培训,确保AED设备随时处于待命状态。
多宝街道将通过三方面措施强化项目实效:一是建立智能化管理机制,明确每台AED的责任主体与巡检制度;二是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心肺复苏专项培训;三是通过社区宣传栏、新媒体等渠道普及急救知识。

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数据,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约55万例,其中90%发生在医院外。多宝街道辖内有永庆坊、粤剧艺术博物馆、铁路博物馆、詹天佑故居等景点,2024年游客数量达到2005万人。AED设备的精准投放,正是破解“黄金4分钟”救援难题的关键举措。
项目致力于培育“敢救会救”,培养基层工作者成为专业救援前的“第一响应人”,推动急救技能从专业医疗向公众普及转变,打造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安全建设示范样本,鼓励公众在遇到紧急情况时,不再是旁观者,让这些“救命神器”在关键时刻能够找得到、用得上。

周琳提出,与多宝街道的党建活动要坚持下去,针对街道和社区居民、游客的实际需求,持续深化党建共建模式,共同谋划街道应急医疗体系建设,切实提升街道应急医疗处置能力,确保居民和游客的生命安全,将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通过制度化渠道输送至社区,构建起从三甲医院到街巷的“黄金四分钟急救链”,让“红色力量”真正转化为守护市民健康的绿色通道。
【知多D】
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急救设备,能有效提升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。此次捐赠活动同步建立了设备维护、人员培训、公众教育三位一体的长效运行机制。
南方+记者 郎慧
通讯员 荔宣
炒股配资网站约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